9月9日,市卫健委在
六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厅
召开“六安这十年科教文卫篇”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年来六安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
十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六安”建设为引领,以疫情防控、健康脱贫、综合医改、医疗服务等为重点,出实招、求实效、办实事、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这十年,是六安市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健康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
这十年,我们锚定航向、勠力同心,健康六安成效可观可感。启动实施健康六安行动和各级卫生创建,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逐步普及。蝉联五届十年“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首创首成,金寨县、裕安区成功创建全国健康县(区)。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较2012年增长12.62个百分点。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5.44/10万、4.89‰和6.79‰降低至2021年末的3.64/10万、2.44‰和3.35‰。
这十年,我们优化布局、致力发展,高质量发展步伐提效提速。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66个、床位27822张,全市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从2012年末的1.41人、1.08人增加至2021年末的2.78人和2.90人,分别增长了0.97倍和1.69倍,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创历史新高;县级公立医院等级创建成效明显,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霍山县医院、金寨县人民医院、金寨县中医院由二级甲等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全市三级医院数量提升至8家;全市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1350个,完成率100%。
这十年,我们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健康脱贫攻坚决战决胜。2016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46.72万人,其中因病致返贫人口占比62.19%;2020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当年全市共支付16.06万人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综合医疗保障待遇103475.89万元,共支付78.19万人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44952.07万元,组建了1789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172名医生参加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并开展卫生健康服务,共签约服务贫困人口44.73万人。2020年4月,我市健康脱贫工作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人口与健康》期刊中专版推介;2021年5月,市卫健委获省委、省政府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这十年,我们争先进位、奋力赶超,综合医改实现并跑领跑。2009年,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开始,我市基层医改获得认可,国家省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外地学习考察络绎不绝。2015年4月,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施药品带量采购,初步实现了“腾笼换鸟”的目标。2017年始,我市创新实施村医管理体制改革,率先给村医发放基本工资、购买养老保险,该做法被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省委深改委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题刊载。2019年,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霍山县、金寨县先后获得2019、2020年、2021年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金寨、舒城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卫健党工委,得到省医改领导小组充分认可,并在全省试点推开。截至2021年底,全市跨省就医人数占比为6.9%,达到省级考核目标值;县域内就诊率达84%,较改革前提升15个百分点;“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实际的医改之路。
这十年,我们守正创新、聚力创建,中医药事业特色鲜明鲜活。市委、市政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重大发展战略,西山药库被列为我市六大绿色发展平台之一;2019年,启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和六安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行动;2021年,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列入省部共建协议。目前,全市共有二甲以上中医医院5所,实现每县都有二甲以上中医医院目标,金寨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中医院,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均开设了中医科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覆盖率100%。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中药材总蕴藏量达2亿公斤以上,品种达1866种。“十大皖药”占有6席,系全省最多,其示范种植基地达30个。截至2021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4.9万亩,产量24万吨,年产值达到70.5亿,从业人员达12万人。
这十年,我们慎终如始,全力抗疫,重大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十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49个,建成省级示范化门诊3个;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发病率为历史最低水平;建成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3个;结核病医防合作模式初步建立,患者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决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应急处置,打赢了三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获得广泛认可,市卫健委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先进集体”。目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正在全面加强核酸检测能力、集中隔离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病有所医”惠民生,“医有所惠”谋民利。一份十年民生答卷,承接了近三万卫健人的汗水与泪水,见证了卫生健康事业“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历程,也必将谱写厚积薄发、欣欣向荣的发展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