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注] 六安人注意!你发的每一个表情,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1-3-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万万没想到,表情包也可能作为“呈堂证供”!

微信图片_20210305114535.jpg

涉及借贷款时

不能代表明确认可

微信图片_20210305114806.png


而在另一份民间借贷案的判决书中,贷款人张辉锋给借款人闫浩发微信,罗列了后者的借款明细。闫浩则回了一个表情符号“OK”。

这一表情符号在张辉锋看来意味着认同,但闫浩称:这个“OK”不是认可张辉锋的微信内容。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法院认为:张辉锋提交的微信记录,没有得到闫浩的明确认可,因而该微信内容不能作为后者尚欠张辉锋相应金额的依据。


微信图片_20210305114815.png

代表认可


相对与上述两份判决书中的微信表情,另一些表情的含义显得较为模糊。

如在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的判决书中,承租方租赁期满后,面对出租方多次提醒、提出加租意愿,既不表示继续承租,也不表示搬离案涉房产,只是回复了一个“太阳”的表情符号。

在出租方看来,这个“太阳”的表情符号意味着对加租的认可。但承租方却认为,这种认定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支持出租方,认为应当认定承租方同意按照加租后的标准继续承租。同时,判决承租方承担租赁期满后相应的房屋占有使用费。


微信图片_20210305114823.png

被用作报账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刑事案件的司法文书中,也出现了表情符号。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看到一份《祝志祥、邓洪伟、彭奋等组织卖淫罪二审刑事裁定书》。其中写道:刘某等人“在卖淫活动后多次向祝志祥的微信号发送微笑等表情符号用于报账”。

作为研究网络表情的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胡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就国内的大多数案件而言,网络表情通常只是作为辅助证据出现,并非占决定作用。不过,鉴于表情符号含义的模糊性,如何解读、认定网络表情的含义,确实已经成为网络时代司法者面临的挑战。

发表于 2021-3-5 1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把表情符号作依据是不是荒唐呀!

发表于 2021-3-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原来表情符号聊天是真的,突然感觉发出去的吐槽得仔细斟酌,一不小心就背上官司了!
发表于 2021-3-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学习了
发表于 2021-3-5 1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5 1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额,有点多此一举了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