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买房子
找装修
看汽车
结婚啦
寻美食
带孩子
出去浪
养身体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前线
›
六安杂谈
›
帖子
返回列表
[闲聊杂谈]
急!霜冻!沙尘!六安最低5℃!冷空气发威!今天或有降雨
[复制链接]
我有清风
我有清风
当前离线
积分
663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1-1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当你还在“剁手”购物时,恐怖的冷空气将比你的快递更早发货!
大家能感觉到,虽然11月以来冷空气频繁,但到了六安后还是缺“一口气”,导致没怎么降温。但这次来真的了!是!真!的!冷!
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将携大风、雨雪、降温、沙尘隆重登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感受到它的威力,在它的影响下,本周一到周四,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陆续有4~6级风,平均气温将下降6~10℃,局部超过12℃。最高、最低气温都将大面积创入秋以来新低。
本周冷空气活动频繁,明后天全省平均气温将下降4~6℃,同时13日全省偏北风力增至3~4级,阵风7级左右;
14日早晨淮北地区和大别山区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霜或霜冻。14日后全省气温显著回升。16日后受另一股冷空气影响,我省气温将再次下降。
对于六安来说,大风降温也是少不了的,13日最低气温仅5℃。
据六安气象发布,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多云转阴天。东南风3级。明晨最低气温:11℃。明天最高气温:23℃。预计:明天夜里到13号白天小雨转多云。
好了,说了这么多,小编就是想你多穿点,备好秋衣秋裤。
六安市抗旱应急响应提升至III级
11月份以来全省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7架次,组织芜湖、宣城、安庆等3市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共19点次,由于不具备很好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过去一周全省仍无有效降水,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截至11月1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重旱,其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达到特旱。
16号前全省仍以多云天气为主,降水偏少,仅明天有一次弱降水过程,不过降水有限,仍然无法缓解旱情。17号前后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省还有一次降水。
六安市应急管理局发布11月11日发布消息说,六安市将抗旱应急响应提升至III级!
据悉,根据气象部门中长期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六安市降水量仍然偏少,旱情将进一步发展并加重。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抗旱救灾工作,按照《六安市抗旱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定,六安市防指决定自11月9日18时起,将该市抗旱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到Ⅲ级。要求各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指成员单位:
要全面落实抗旱工作职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按照六安市委、市政府关于抗旱救灾的各项部署要求,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做好防御秋冬春连旱的各项准备,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各级行政责任人要主动担当作为,迅速行动起来,及时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全力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抗旱职责搞好抗旱服务工作。
要突出抓好“四个确保”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迅速响应,全面动员部署,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城镇供水、规模养殖畜禽饮水和农作物秋种用水。要落实人畜饮水责任制度、城镇供水应急保障制度,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要在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千方百计抗旱保苗,确保秋种工作顺利开展。各级防指要视情派出抗旱工作组,指导受旱地区抗旱救灾工作。
要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
要按照 “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立即谋划、科学调度管理现有水源,留足生活用水;要制定和完善应急供水预案,落实应急队伍和物资;要进一步采取调水、延伸取水管道、开挖引水渠、搭建截流坝、新建水源井和取水口沉井等工程措施,保障抗旱用水。
要进一步严明抗旱纪律
按照预案有关规定要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沟通,定期向六安市政府、市防指汇报旱情、灾情及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各级防指要加强组织指挥和协调调度,对于工作不力、推诿扯皮、贻误时机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严格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各级抗旱责任人要坚守岗位,遵守纪律,不得擅自离岗,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坚持值班值守,确保重要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报告并及时妥善应对处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8-2015
六安城市网
(https://www.0564ab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0564ABC
技术支持:
天辰文化传媒
皖ICP备15014094号-2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233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333332 邮箱:luolei3000@qq.com
营业执照
人力资源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