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六安金寨发生1.9级地震,这个消息不禁让所有六安人都揪住了心。
最近全球地震频发,咱们身边的大别山带究竟老不老实呢?对于地震,我们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6月17日,宜宾长宁6.0级地震……
6月18日,日本又发生6.5级地震,并伴有一米高海啸……
那么,在担忧和祈福的同时,身处传说中“大别山地震带”的大六安同胞们,应该对地震有那些了解呢?(以下全是干货!!!)
1. 四大地震板块预言
早在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关于四大地震板块预言的消息就开始刷屏。当时有很多人都说大别山地震带是最后一个还没应验预言的地方了。
对此,我特地进行了查证,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当初预言的板块分别是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我大六安的谣传呢?难道是有人闲着无聊,蛊惑人心?
其实这个传言也不是空穴来风,所谓的大别山地震带传言是来自于李老对郯庐地震带的担忧。当时唐山大地震已经发生,但是李老认为郯庐地震带如果发生地震,危害会是唐山的好几倍。
纵观郯庐断裂带历史,近几年的地震很多都发生在安徽境内,但基本严重的都是在山东,我截了最近几年的地震记录。
其中两次发生在六安,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我只记得一次,当时小编还是一个高中生,安安稳稳睡了一夜,第二天上学才知道原来发生了地震。本该让人提心吊胆的地震,后来反而成了那几天同学们张口就来的玩笑???
由上面的总结大家就可以看到,其实中国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都离我们挺远。即使是郯庐断裂带,严重的地震都集中在山东地区。而且近几年安徽大震没有,小震不断,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把板块运动的能量分次释放,也就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地震。
但是理是这个理,该防护的还是要防护,人命关天的事,最怕的可不就是个万一嘛。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来看看防震我们可做的那些事。
2. 防震“黑科技”
前段时间城市网APP里推了几个防震“黑科技”,说“黑科技”只是一种调侃,内心中我们还是感谢这些发明带给我们的安全。
首当其冲的就是让日本人羡慕不已的“一分钟预警系统”,这个预警系统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并且在长宁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其运作原理图:
可喜可贺的是,目前安徽的首个地震预警系统已经开建,将来我们的安全更能得到保障。
抗震水泥
接下来是一种由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群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抗震水泥,只要在建筑上喷10毫米,就能抵抗9级地震。
而喷上10mm厚的抗震水泥后,能抵得住地震的威胁。
5G应用
另外,在震后救灾方面,5G技术现也已投入使用。
快速通讯让救援信息得以迅速共享,同时也可以实现“云诊断”等高难操作,节省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以上还只是小编的简单列举,事实上,科学家们还在源源不断地研究新技术,造福人类。想当年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十年过去了,我们已经可以预警地震,这中间的心酸苦累可想而知。这样显著的进步,也让我们忍不住为愈来愈强大的祖国而骄傲。
3. 地震求生法则
如果说科技手段是在为大家提升装备,那么普及求生法则就是在锻炼大家的操作水平。
首先,学校和各类企业应当定期进行演练,普及地震知识; 再者,各地应当有相应的防震措施,安全出口保持畅通,房屋质量要通过抗震标准; 另外,提升居民素质也很重要,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有序的撤离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旦发生险情,简单点说就是:趴倒蹲下走楼梯,平稳躲避听指挥。
如果发生地震时处在室内,应当尽量离开,即使是高层也不要搭电梯,逃离建筑物后应到空旷处,趴倒或者蹲下。
如果无法逃离室内,则选择在平稳结实的地方躲避,往往是墙角、桌肚等位置,切记避开玻璃等易碎品。
最后,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每一场灾难过后我们都能看到善良的人性光辉。人类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就是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化解灾难,有无限的温情去拥抱人生。让我们落泪的不只是失去,还有一个个不屈奋斗的灵魂。
文:袁茜一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