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 城市前线 六安杂谈 帖子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闲聊杂谈] 流量作假?最近很火的某明星,被央视直接曝光了!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2-25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河路话事佬 于 2019-2-25 16:58 编辑

流量”对于当今的明星而言,仿佛已经成了当红与否的象征,粉丝多就是大红大紫,意味着这个明星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没有粉丝则意味着过气。当粉丝数量成为明星“价值”的重要筹码时,粉丝也就变成了一门可以交易的生意。

在社交媒体和一些新媒体平台上,人们常发现某些用户每次发布的普通内容,获得的浏览量或是点赞数轻易就能突破百万、千万甚至上亿。这令很多人产生怀疑,这些数字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呢?
点击视频查看

人为操纵流量 转发点赞均可造假

不久前,某艺人用户发布的一条宣传新歌视频的微博,获得了超过1亿次的转发。以目前中国微博总用户数3.37亿人的比例来看,相当于每3名微博用户当中,就有1人转发了这条内容。
微信图片_20190225163755.jpg

微信图片_20190225163801.jpg

北京某数据公司总裁 曹永寿:

它不是由真人刷出来的,而是机器利用软件刷出来的。

根据曹先生的提示,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输入新浪微博的名称,系统优先给了大量帮助用户涨粉丝或是数据增量的业务选项。
微信图片_20190225163803.jpg

这些所谓的商家向记者推荐了不同需求的套餐,基本上是10块钱就能买到400个粉丝,或可以转发指定微博100次。卖家还宣称有很多艺人和网红都来找他们购买过,且跟他们拥有长期合作关系。

当然,这种买来的粉丝也就是俗称的“僵尸粉”、“水军”,这些账号的特点就是运作的时间相似,评论的内容大体相同,就连账号的名称都很相像,他们也就是网友们都很熟悉的一个群体——“水军”。

除了增加人气,“水军”还有一大功能是控制评论的风向,许多明星和网红都很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刷人气,特地营造出自己很红的假象,也因为这些旺盛的需求,让这门“流量生意”处处开花。

除了电商平台,记者在搜索引擎、微信及微博的聊天群中,也发现了这类生意的兴旺景象。
微信图片_20190225163806.jpg

微信图片_20190225163809.jpg

粉丝非理性追星 助推假数据泛滥

当数据造假变得轻而易举,遭到滥用也就在所难免。热衷选秀节目和狂热追星的粉丝通过雇佣水军为支持的偶像刷榜刷量,艺人经纪公司和各新媒体平台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机,在背后推波助澜。

据曾经在数据站参与过打榜的小雨同学透露,个人转发艺人微博只能算日常签到任务,想要快速增量,花钱买数据早已是粉丝间的共通手法。

打破流量迷思 用真实作品吸引观众

对于虚高的数据,专家表示,数据造假的面子工程不仅损害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诚信的基本原则,也让演艺市场陷入了不注重品质而唯流量至上的恶性循环。

互联网专家 吴纯勇:

流量造假违背了诚信的原则。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自媒体,它的本质其实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采取不同的方式,根据所谓的需求,来进行刷量。这样一个不健康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就慢慢形成了。

而当数据造假成为一种产业,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因自身获利而或多或少助长了造假现象的持续蔓延。

数据造假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触及行业道德底线,阻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专家呼吁,一方面除了市场和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粉丝群体、演艺市场和平台方都需要进行反思。如果只是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创作真正有价值有品质的艺术作品,则所谓的流量数据将不过都是过眼烟云。

抵制数据造假!我们期待每一位明星的实力表现!
发表于 2019-2-2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坤坤么??
发表于 2019-2-2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子家事天下知
发表于 2019-2-25 1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吴亦凡吗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9-2-25 1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都出来了,还说啥某明星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9-2-25 1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抖音太消磨意志了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9-2-26 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_782:}{:5_782:}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发表于 2019-2-26 0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并卵
来自: iPhone客户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