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买房子
找装修
看汽车
结婚啦
寻美食
带孩子
出去浪
养身体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前线
›
六安杂谈
›
帖子
返回列表
[百姓关注]
全国今年已有274家房企宣布破产 传递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六安发布头条
六安发布头条
当前离线
积分
867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7-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2019年全国已经有274家房地产企业发布破产公告,其中24日当天就有3家。
看到这则消息,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惊讶。在20多年前房地产业大发展的时候,几乎所有房企都赚得盆满钵满,今天怎么会落得如此结局,说破产就破产呢?
全国今年已有274家房企宣布破产 传递什么信号?
确实,出现这种结局,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从中国房地产现状来看,其拥有堪称两项世界之最:中国房企规模,堪称同行业世界之最,7月22日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有恒大、碧桂园、绿地、保利、万科等5大房企上榜;世界上,中国的房企数量排名第一,根据2018年全国工商局统计,中国已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商数量达到9.7万个。
如今不管承认与否,房企破产的结局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或许有人会问,房企破产的原因到底在哪?事实上,中国房地产发展本质是靠杠杆和债务驱动的,当两个条件都发生改变的时候,这个行业最好的黄金日子也就算过去了。
在中央政府的要求下,2018年各地政府出台了400余项调控政策,收缩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今年,政府及各部门更是将房地产业作为重点调控目标。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并重提结构性去杠杆。
同时,住建部约谈部分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强调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延续趋严态势。且6月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重视一些地方的房地产金融化问题,释放了房地产政策趋紧信号。
在这些政策驱动下,房企的融资环境也被收紧,融资成本大幅提高,这使得部分中小房企陷入了“无米之饮”的困境。
据克而瑞统计,今年上半年,95家房企境内发债的平均成本为4.97%,境外发债的成本则为8.34%。事实上,2018年以来,房企境外债的发债成本便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2018年10月,境外发债成本突破8%,之后均维持在7.5%以上。显然,大量房企能轻易获得融资或再融资的日子已经结束,尤其今年6月后,境内债、ABS、信托、美元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政策收紧,更容易导致一些中小房企的“死气”。
还有,未来两年房企陷入偿债高峰,也让不少中小房企会在偿债中陷入经营绝境。据恒大研究院报告,2019年至2021年是房企有息负债的偿债高峰。经过测算,截至2018年底,房地产主要渠道有息负债余额为20.3万亿元,会在2019年至2021年集中到期,到期规模分别为6.8万亿元、6.6万亿元和5.4万亿元。
上述两方面环境的改变,是促成全国200余家房企破产的直接动因,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往后还将有更多房企加入破产行列,这应该是中国房企发展历程中的必然结果或宿命。
那么,这么多房企破产到底释放了什么信号?在笔者看来,应主要释放了3方面信号:
首先,房住不炒的决心和信心不会动摇。房企要认清形势,不要再存任何侥幸心理,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开发规模,防止再盲目扩大规模使得资金断链而陷入破产命运。特别是大量中小房企应主动做好退出准备,早做其他投资打算,力争平稳退出,避免产生更大损失。
其次,中国房企未来将面临洗牌,房企布局及结构也将有一场新的变局。中国9.7万多家房企是一个庞大的规模,这个规模将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深入及融资环境的收紧,未来将加剧分化,还将有大量中小房企被淘汰出局。各级政府及其监管部门应有稳妥退出预案,防范大量房企破产可能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社会震荡,确保房地产调控的“软着陆”。
最后,投资投机性购房,把房产继续作为一项重要投资选择,将会面临很大风险。目前投资投机性购房既在政府禁止之例,其本性也存在很大风险;尤其随着未来大量中小房企破产退出,加上房地产市场调控,投资投机性购房的风险将加大。对此,现在有投资投机购房行为的民众应该认清当前形势,及时掌握房企动态,除了不再参与盲目投资投机购房活动之外,还可考虑将原来手中的房子在价格适当的时候处理掉,免得未来成为一块“烫手山芋”,避免更大的投资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8-2015
六安城市网
(https://www.0564ab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0564ABC
技术支持:
天辰文化传媒
皖ICP备15014094号-2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233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333332 邮箱:luolei3000@qq.com
营业执照
人力资源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