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3日)下午,有5个小孩(4男1女)在史河位于产业园及小南京段拦沙坝下游玩水,约14时许4个男孩不幸相继溺水。获悉后,梅山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人员打捞施救并疏导围观群众。
经过蓝天救援队奋力打捞,于下午5:08分已将四个孩子打捞上来,遗憾的是四个孩子已均无生命体征,目前孩子已被送往殡仪馆。
经了解,四个孩子姓名分别是周增位、潘怀建、潘怀明、田伦,均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安乐乡人,均在叶集观山小学读书,随父母务工来金寨(孩子父母均在产业园高峰建材厂务工)。目前现代产业园正在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具体详细信息以官方报道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而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了大多数。
而在这些溺水孩子中,1-4岁幼儿溺水比例最高,5-14岁儿童次之,而1岁以下的儿童比例是最小的。
一再提醒家长预防孩子溺水,可还是有很多悲剧发生。甚至有些孩子直到溺水身亡父母都没有发现!因为很多时候父母根本分辨不出孩子到底有没有溺水!下面这些溺水特征和急救方式请家长们花时间多看一看,甚至是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一定要熟记!
人溺水时会有什么特征 如何判断溺水者的无声迹象夏季到了,游泳避暑的方式又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带孩子去游泳要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其实很多时候人溺水时都是站在水里安静的死去的,并没有很大的挣扎,这时候很多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而且从溺水开始只有30秒的时间救孩子,所以当发现孩子溺水现象时,一定要及时的呼救。 人的溺水特征是怎么样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和认知里,溺水的人会大喊大叫甚至是挣扎,实际上很多时候在水里站立的样子亦或者是在水里垂直爬梯形的时候,溺水者的头部大多数是在水面上,嘴巴是在水外面,甚至有时候是在水里,一上一下看起来是在冒泡。 很多即将溺水的孩子,会睁着眼睛,嘴巴半闭,身体微垂,有时候嘴巴在水下,有时候嘴巴在水上,上下漂浮。当孩子真的躺在水面时,真的饿就已经大事不妙了。 所以若发现 孩子在水里呈现这种状况时,要及时的大声的询问孩子是否安好,不要怕麻烦,若是孩子不应答,要及时的跳入水中救起孩子,也许是孩子没有听到你的喊声,也许是孩子不想回应你,甚至也许孩子已经无法睁开眼睛呼救,实际上以及溺水了,所以你可判断错误也不要错过30秒救起孩子的黄金时间。一旦错过了30秒的营救时间,耗费更长久的时间就要看溺水者的造化了,很多时候大脑长期缺氧后是会有后遗症出现的。
如何判断溺水者的无声迹象? 不会呼救 溺水者在溺水时是不会呼救的,因为她们必须先呼吸才能说话。所以当发生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在浮出水面,中间是没有时间给溺水者呼气吸气甚至是呼救的机会的。 无法挥手 溺水者在溺水的瞬间双臂会本能的伸到两侧,向下压,就是为了让嘴巴浮出水面,而小孩子就会本能的将手臂向前伸。无论如何,溺水者是无法划水朝着救援者方向移动或者是挥手呼救的。 直立30秒 溺水者在溺水的瞬间在水中是直立的,中间也不会有踢腿动作,而且只能直立挣扎20-30秒,30秒之后就会开始下沉。 眼神呆滞 溺水者在溺水时的眼神是呆滞的,是没有办法专注或者是闭上眼睛的。 不像溺水 溺水者最主要的现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溺水者在溺水时会抬头看向天空、岸边以及水域周围。若是发现这种情况下眼神涣散,可能已经溺水了,而施救的时间只有20-30秒。
方法
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使其头朝下,以最快速度清除其口、鼻腔的水、泥及污物,再用手掌迅速连续击打其肩后背部,让其呼吸道畅通,并将其舌头拉出确保舌头不会向后堵住呼吸通道
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cm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促使心脏血排到全身,直到心跳恢复为止。如果是青少年,用一个手掌按压就行了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防止吹气时气体漏出,深吸一口气后,往溺水者嘴里缓缓吹气。反复并有节律地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吹气方法与口对口吹气一样。一般以吹进气后,以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
做完人工呼吸后,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