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杂谈] 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六安茶谷荣登央视!央视聚焦六安!这份答卷很亮眼!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6-1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芒种·端午时节,大别山满眼翠绿。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托大别山区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这些年,“五百里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以全新的姿态“横空出世”,助推六安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2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27.jpg
近日,央视记者深入大别山区,撰写了一组三篇报道,今天刊出第一篇:《五百里茶谷:好大一张“绿色答卷”》。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30.jpg   
500里六安茶谷,蜿蜒在如画的青山绿水中。“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朝茶学家许次纡所撰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第一段之言。2014年,六安提出建设六安茶谷,并把它确定为老区绿色振兴的主战场和增长极。六安茶谷规划总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人口160万,其中贫困人口22.6万,建设范围涉及5个县区、48个乡镇、5个水库。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34.jpg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36.jpg
“乡村振兴+扶贫”的答卷
六安市是安徽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历来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六安创造性地提出打造五百里六安茶谷,这样大范围、大面积的以“乡村振兴+扶贫”为抓手的平台,在全国也少见。五百里茶谷建设五年过去,六安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绿色答卷”呢?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38.jpg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40.jpg
独山镇茶园
截至2019年3月,六安贫困村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442个降至4个,贫困人口由70.96万降至8.97万,贫困发生率由13.86%降至1.79%。眼下,茶季刚过,但在六安,靠种茶、卖茶致富脱贫的故事,像不散的茶香那样处处可闻。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44.jpg  
裕安区独山镇黄荆滩村,40岁的江中传是黄金滩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江中传告诉记者,目前工厂有两套生产机械,每天可以收购2000斤鲜叶,加工出500斤的干茶对外销售,一个茶季下来,大概能有20万元收入。
  
茶叶,对于江中传来说,是一种浓浓的乡情,让他在外出务工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茶产业。如今,小小一片叶,对他来说不仅是脱贫叶也是致富叶。
  
2017年脱贫的沈仁平一家,每年将自家茶园采摘而来的鲜叶卖给茶厂,从中可以增收6000多元。
  
在独山镇,可谓家家有茶园,户户有收益。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也是六安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扶贫”的重要“媒介”。独山镇地处大别山门户,是六安瓜片的主产区、原产地,六安瓜片种植已经成为独山镇重点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
  
全镇现有精品茶园7万亩,茶叶种植加工龙头企业42家,茶叶年营销收入达3亿元以上,直接带动贫困户产业脱贫2522户、8300人,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六安茶谷主题公园
“茶谷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皖西茶叶的知名度,直接受益的除了茶农,就是茶企了。所以,我们有责任与社会分享这份成果。”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春说。这家全国茶企前10强公司生产及其制作的“徽六”牌“六安瓜片”,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名牌农产品”等称号。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47.jpg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50.jpg
金寨县露雨春茶叶有限公司、裕安区百家冲茶叶合作社等茶企和合作社,在收购“对接”的贫困户的茶叶时,价格一般要高出市场价20%左右。据六安市茶谷办数据,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70万亩,年产茶叶3万吨,一产产值22亿元,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80亿元,茶区人均年增收约1200元,近10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而连续举办的五届六安茶谷开茶节等各类活动,则不断提升了五百里六安茶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茶谷做足“绿文章”
青山变金山。茶谷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充分把握“增绿”与“增收”关系,在节点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着重保护、慎重建设,着重整治、慎重改造,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贫困群众绿色增收。
  
在很多茶园,记者看到不少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等防控措施。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赖红梅告诉记者,通过这种绿化防控可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52.jpg  

太阳能杀虫灯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54.jpg

为做优做强六安瓜片等茶产业,实现提质增效,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去年4月,六安市政府出台《六安市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行动示范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示范行动,对示范点茶园实行园长负责制管理,同时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利用、抓好主体引领带动、建设绿色农资商店、严格投入品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有奖举报、加大抽检力度等多项措施,到2020年,建成“双替代”示范面积10万亩。

茶叶界的“老黄忠”青春焕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的陈椽教授依据茶叶加工工艺的不同将茶叶分为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前些年,在绿、红、黑、白、青等其他茶类大放异彩的同时,黄茶显得默默无闻了些。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758.jpg  

霍山黄芽

其实,黄茶是我国独有的古老的茶类。它比“鼎鼎大名”的六安瓜片成名的时间更早,在唐代就已是贡茶。而其中,六安的产量又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特有茶类,霍山黄芽属于轻发酵茶,工艺与绿茶大体类似,区别只是在于“闷黄”这道独特的工艺。
  
霍山黄茶的主导产品是霍山黄芽茶和黄大茶,其中,霍山黄芽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黄大茶枝叶相连,形似鱼钩,色泽油润显褐色,汤色深黄明亮,焦香浓郁。
  
更特别的是,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研究发现,霍山黄大茶具有降血糖的功效,这一科研成果还被英国《自然》杂志刊登,引起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形成黄茶销售的新热潮。
  
如何让茶叶界的“老黄忠”——黄茶青春焕发?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02.jpg   

  安徽霍山县太阳乡太阳村黄茶产业基地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04.jpg   

  霍山县太阳乡金竹坪村黄茶产业基地


安徽霍山县太阳乡是霍山黄芽的主产地,有抱儿钟秀、绿巨人等龙头企业和云里香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乡里正借助“金竹坪”茶叶品牌和国家黄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打造“中国黄茶之乡”。
  
目前,霍山县茶叶基地规模已达16万亩,95%的农户拥有茶园,茶农人数超过10万人,人均收入5000元。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黄芽更是被确定为中国和欧盟“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创了安徽茶叶界的“唯一”。

“三小”揽入大风景 
特色茶谷小站、茶谷小院、茶谷小镇“三小”,这些年俨然成了五百里茶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07.jpg
齐源茶谷小院,位于”六安瓜片”原产地——金寨麻埠镇红石谷景区门口,是以观光、采摘、体验为特色的茶谷小院

六安茶谷坚持“全域建设、全线提升、全景打造”,打造了一批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的六安茶谷精品旅游线路。

在安徽舒城,有一座被誉为“中国最美茶园”、长三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荐景点的茶园。它是六安茶谷带上的茶谷小站——“九·一六茶园”。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09.jpg  
沿着青岗云梯拾级而上,站在茶园最高处放眼望去,尽是360度无死角的绿色,蓝天之下,随山就势,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茶园的梯田下面,就是206国道边舒城、庐江、桐城三县交界的茶谷小镇舒茶镇。舒茶镇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 也是中蒙俄万里茶道、500里六安茶谷的东大门。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12.jpg   
“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9月16日视察舒茶人民公社时发出了这样的号召,从此舒茶名扬四方。
  
舒茶镇党委书记褚进宏告诉记者,舒茶镇以创建4A级“舒茶人民公社”景区为目标,在“九·一六茶园”核心区实施了登山步道、环山车道、万株映山红培育教育基地、九·一六茶舍、人民公社纪念馆、九·一六茶园纪念馆、生态停车场、观景亭、亲水平台、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同时实施了天子寨、大小岩瀑布、二古尖等辅助景区的基础和配套项目建设。
  
而在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徽六茶叶综合体,园内景观成秀、绿意盎然。这里以茶文化广场为中心,以文化、产业、景观三大主题为轴线,园内涵盖茶文化景观园、茶文化博物馆、茶叶加工基地等多功能区域,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了解茶的文化历史、观赏茶道,领略品茶过程中的美好意境,还能参观独山镇特有的六安瓜片适种茶树树种、茶叶加工的整个过程。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15.jpg

九十里山水画廊

从六安城南的悠然南山到毛坦厂的东石笋约90里,六毛路相连其间。这一路岗峦起伏,山水景明,人行其间,恍若江南。这是六安最美的一条乡间路,被称作九十里山水画廊。九十里山水画廊已成为六安的旅游黄金线,沿线有4个4A级景区,3个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特色茶谷小站、茶谷小院、茶谷小镇“三小”景点则镶嵌其中。
  
六安市正着力把九十里山水画廊建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引领发展的中国乡村复兴践行区。
  
美景在前方,山路在脚下,轻装疾行,正当其时。

【央视短评】像六安那样抓好“大平台”建设
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需要热情、韧劲,也需要像六安,抓好五百里六安茶谷这样的“大平台”建设。
  
“大平台”有利于聚集更多的区域自然、人文、经济、社会资源,鼓励人才、资金、技术投向更需要的方向、更能产生效益的市场。“大平台”有利于聚拢人气心气,既激励先进,也鞭策落后。“大平台”也有利于聚焦传播点,造“势”成“势”。如果“大平台”与“小乡村”建设同步协调、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则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19.jpg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23.jpg
微信图片_20190614082825.jpg





发表于 2019-6-1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好美呀
发表于 2019-6-1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想去这里旅游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