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 城市前线 六安杂谈 帖子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百姓关注] 裕安区科协实施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让扶贫由输血式变成造血式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5-2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火红的五月,乡野间处处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穿行在裕安区固镇军明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种鹅基地,一片雪白的颜色,鹅群昂首挺胸,在圈舍里悠闲地踱步。该合作社负责人江卫军告诉记者:“现代化的规模养殖离不开科技支撑,通过攻克了皖西白鹅种蛋电器孵化难关,目前皖西白鹅的成活率达95%以上,改变了传统繁殖模式,为保护皖西白鹅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

b41ed181ly1g3fmew73m0j23401igb2a.jpg    


       江卫军引以为傲的成果,得益于裕安区科协实施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该区科协主席朱丽告诉记者,区科协联合区农委组织60名合作社社员及当地贫困户,免费开展“皖西白鹅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专业技能培训,助力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为增强此次培训实效,军明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精心安排,科学组织,专门安排合作社养殖经验丰富的专业技师面对面、点对点讲授白鹅养殖相关技能,让大家深入了解皖西白鹅生态养殖的系列相关知识,切实增强了贫困户、新型职业农民及合作社社员发展壮大皖西白鹅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让扶贫模式由输血式变成造血式,由贫困户带动贫困户,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培训过程得到了受训对象的一致好评。

b41ed181ly1g3fmez4x80j23401ignpe.jpg


        “现在,很多鹅农将自家的种鹅蛋运送到合作社里进行孵化,合作社在区科协的指导下,以白鹅产业为支撑,开展技术培训,组织观摩交流,入户技术指导,积极推行借鹅下蛋模式,助推扶贫产业,让贫困户真正掌握养殖技能,由输血变造血式扶贫,带动周边3000多农户走上养鹅致富的道路。目前,合作社实现年孵化200万只鹅苗,年出栏无公害皖西白鹅200多万只的目标。”江卫军说道。

b41ed181ly1g3fmf1kmkdj23401igb2b.jpg


       不仅如此,裕安区科协指导成立了裕安区徽态稻田综合种养农业技术协会,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推动裕安区稻田综和种养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生产、开发、科技推广、科技培训及学术研究,目前已带动30多家种养户脱贫致富。同时,结合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竞答活动,开展农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建设的2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分别位于徐集镇全红村和落水桥社区,通过e站建设,可以搜集市场信息、对接网店、电商,还可以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
        今年,该区科协将新建2个农技协,组织动员22名科技专家,实现科技服务建档立卡和贫困村全覆盖,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和服务向基层集聚,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帮助带动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90户。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精准扶贫”活动,继续针对贫困户的需求,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开展订单式培训,扩大培训涉及面,使培训涉及农林、水产、畜牧养殖等,让贫困户真正掌握“造血”本领,走向共同富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