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杂谈] 六安的第一次,有你的第一次吗?

  [复制链接]
大猫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4-1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学会站起;
第一次怦然心动,第一次恋爱结婚。

任岁月流转,沧海桑田。
但,“第一次”给我们的记忆总是刻骨铭心、弥足珍贵。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446.jpg

人生如此,城市亦然。从夏商周的沧桑巨变,到汉魏隋唐的盛世繁华,从低矮平房的历史璀璨,到现代高楼的蔚为壮观。六安这个城市,在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中绵延。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453.jpg


如今,回顾往昔,正是这些“第一次”勾勒出了六安如今的模样。那么它们都存在于哪些地方?发生在什么时候?让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味。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456.jpg


一切的一切,要从一个叫皋陶的人讲起。

在尧舜禹时代,皋陶可是个名如天雷的大人物。据传其为东夷首领,英明公正,尧舜之政,多出其手,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同尧舜禹一样,皋陶也是个伟大的征服者。

“皋”字写法为“白”下一“羊”。“白”同“伯”,为物资分配者、长老; 古以“牵羊礼”为受降仪式,“羊”寓意“被征服者”——所以“皋”为“征服”的意思。皋城即为“征服者之城”。今人把“皋”写成“白”下一“大”,“大”下一“十”,也是很好的。“大”下一“十”为“四方皆遵从大人”之意,与原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皋陶因功获得了以皋城为中心的广大封地。他在此处辛勤治理各部,病故后也埋葬在了这里。

可是,皋陶死后没多久,皋城便不叫皋城了。《帝王世纪》记载:“皋陶卒,葬之于六”。“六”即今天的六安,和“皋”为同一地。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03.jpg


皋陶墓在六安城东好端端的皋城,怎么就变成了“六”呢?这全是因为上古历史中的一桩超级大事件。

大禹死后,帝位禅让给了皋陶的儿子伯益。大禹的儿子夏启不服,起兵反抗,伯益不敌,兵败被杀。从此中国进入家天下时代,夏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世代享有王权。正是由于伯益兵败,导致了“皋”地变成了“六”地!

古人迷信,相信“九”为天数、阳数,为王权之象,“六”为地数、阴数,为臣子之象。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周朝分臣事为六部,绝非偶然,就如《周易》中阳爻用九,阴爻用六,内中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因素。

古人还认为先人墓穴地选择与所处地名称都会对后代发展产生大影响。“皋”不仅字形之义为王地,其古音跟“九”也一样,这是夏启不能接受的。把“皋”改为“六”,一为给皋陶葬身之地施加一层文化咒语,使其后代不能翻身夺取王权,二来也要让奉祀祖先的皋陶后人清楚,那就是一臣子之地,要老老实实,不要有非分之想。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07.jpg

西元前2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于是“六安”之名便一直沿袭至今。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09.jpg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最好呈现方式。1980年,六安的第一座博物馆开始兴建,经过了长达八年建设以后,1987对外开放。

占地1.3万平方米,是仿徽派建筑。很多人在童年时都会被学校组织去这里看文物展示、科普展览,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都是宝贵的生活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时光荏苒,老博物馆虽然早已整体搬迁,还依然像一位静默的老者,屹立于闹市之间,向后人显示属于它的辉煌和厚重。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13.jpg


六安本土考古出土的为主,青铜累比较有特色,还有汉代的陶器也是特色,同时红色文化也是一大亮点,我们馆的文物藏品超过万件,三级品以上经过鉴定3千多件,一级品已经有50多年。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16.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20.jpg

1997年宁西铁路初步设计擦大别山而过,后经洪学智的建议后,原有设计线路改变了,六安第一次通了铁路。

2003年,六安火车站正式建成并通车。2016年开始改建工程。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22.jpg


2008年,合武铁路穿境而过,动车组也开进了六安市。

2018年8月16日,六安高铁新站开通启用。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26.jpg


以前从六安要是去上海

必须坐大巴先去合肥

再从合肥转火车票价只需86元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27.jpg


新站在当时显得恢弘大气,宽阔的大广场及配套设施满足了更多游客及市民的出行需求。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32.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34.jpg


“繁华”“都市”“潮流”,这些让年轻人趋之若鹜的词汇如果全部用来描述一个地方,那它无疑就是这个城市商业中心。

1979年,六安百货大楼建成投用。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它作为六安商业的代名词,不断影响着六安人的生活及消费观念,见证着这个城市商业几十年来的革新和变化。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37.jpg



在六安,只有百货楼有这份荣耀,它曾作为六安的商业中心独领风骚数十年。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39.jpg

原百货公司(已拆)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42.jpg

六安的五里墩大桥是伴随淠史杭工程的开展而兴建的,淠史杭主体工程竣工时,大桥也建成,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从照片可以看出大桥的左首即桥头东边有一座三层的楼房是和大桥一起建成的,也是服务于淠史杭工程。

大桥周边是零散的平房,视野开阔。大桥的上方即北边,六安的丘陵地貌能得到完整的体现,照片的右下方的庄稼地,地畦分明,这片地现在是东苑小区。

大桥的的下方的流水的就是淠史杭工程的淠河干渠,工程后老淠河大都是枯水期,以前淠河的小船都在干渠了,照片中仅这一小段水面就有小船近50只。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45.jpg


下方的照片应该是1975年以后,成像的时间于上方60年代的照片相比,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照片里大桥的右手即桥西出现了一组建筑,这就是现在被列为六安历史建筑的“淠史杭总局”大楼,该大楼于1975年建成。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五里墩大桥的周边,除了新增淠史杭总局大楼外,地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干渠里的小船是更多了。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47.jpg


下方的数张照片是近二年的照片,也是以大桥为中心的大桥周边的实景。大桥周边变化之大,从前后的照片可以明见。五里墩大桥地带的变化,足以窥见整个六安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51.jpg


三河平定,六地长安。淠史杭工程承载着皖西人民治水的梦想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52.jpg


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而公共汽车在上个时代更是占主体地位。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55.jpg


1958年8月,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开辟东十五里小庙至北十五里墩线路(长15公里),设立十五里小庙、东十里头、东七里站、六安卫校、六安汽车站、军烈属旅社、小东门、六安县农机厂、六安县火柴厂、九里沟、北十里头、北十五里墩等12个站点,2辆单门公共汽车营运,次年12月即停运.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557.jpg


曾经的六安公交车票

票价七毛

能知道是哪一年的吗?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01.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03.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05.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06.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10.jpg


在90、80后的眼中,电影电视已经成为最普通不过的一种娱乐方式。但再往前数二三十年,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电影离六安人的生活还很远。

六安的电影院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是十年黄金时期,当时,要看当天晚上的电影必须提前买票的,要是放映前直接去电影院买票,只能加价5分钱从票贩手里买票了。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12.jpg


最早的百花电影院,座位还是小竹椅子,生意也是十分兴隆。到八十年代末,电影院开始走下坡路了,观众少了,这种电影票兑换券就应运而生了。八十年代末的电影票兑换券见过吗?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15.jpg


六安电影院在鼓楼那地方,那是最早的52年,当然像皖西大剧院、人民影剧院、黄梅影剧院、淠化电影院、鼓楼电影院、三里桥曙光电影院、工人电影院、百花电影院都是比较老的电影院(有的是同一家电影院改名的)。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18.jpg


这座始建于1961年的老剧院在六安可谓无人不晓,是很多60、70后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所在。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和娱乐场所,花几毛钱去看个电影和演出已算是奢侈。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20.jpg


90年代的时候,在学校里面有项工作是给各班级分发电影票。这在当年可是件技术活,一定要分平衡,否则,不仅班主任那关过不了,连来领票的班长那关就过不去。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23.jpg


因为分票的缘故,对六安的几个电影院的座位格局都比较清楚,还知道皖西大戏院设置有边排,黄梅剧团的排练厅没有皖西大戏院的大,百花电影院的座位最少……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26.jpg


皖西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27.jpg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位于裕安区鼓楼社区鼓楼街书院拐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六安三农,也叫三农学堂原址为清代的安徽四大书院之——庚阳书院后迁县城北外,即后来的六安师范.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31.jpg


以前上学都必须要用

这些饭票、水票、菜票

现在都是饭卡、水卡或者

现金微信支付了吧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33.jpg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36.jpg

【1987年的借书证】


六安师专1987年的借书证

原来长这样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39.jpg


作为全国岛上的少有大学之一,皖西学院一步步变得更好不仅连连出“学霸”寝室还有全国闻名的“银杏大道”呢…兼学术与风景于一体的皖西学院,未来会越来越棒!
微信图片_20190415145642.jpg


六安的“第一次”实在太多太多,它让我们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也让我们见证了六安从无到有、再到腾飞的光辉历程。
它是过往我们永不磨灭的记忆,也是未来我们勇于攀登的高峰。
它属于六安,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每一个爱六安的人。

  # 互动话题 #  


你还记得

六安的哪些“第一次”?

在留言区轰炸吧!

发表于 2019-7-3 21: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好多人都没见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