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 城市前线 六安杂谈 帖子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闲聊杂谈] 【涨知识】成语“画地为牢”原来出自安徽六安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3-29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杂谈小编 于 2019-3-29 11:49 编辑

成语:画地为牢
故事概况: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北麓,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
“画地为牢”(也有写作“划地为牢”)的成语典故,就出自安徽大别山区的六安市,故事的主人公是上古时期“中国司法鼻祖”——皋陶。
四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皋陶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他辅佐大禹实现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尤其是在司法方面,皋陶治狱、作刑、造狱,被称为“中国司法鼻祖”。
“造狱”是指创造监狱。那个时代很多地方都没有建造像样的监狱,那罪犯在哪里关押呢?于是皋陶“划地为牢”,寻找一处适合拘禁罪犯的地段,然后在地上划出区域界限,让罪犯就呆在这个区域界限内,直到服刑期满才准出来;如果私自离开拘禁范围,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那个时代也没有那么多狱警官吏来看守,于是皋陶“削木为吏”,将木头削刻成人偶的形象,放置在区域界限的出入口,代替官吏来看守罪犯。那个时代原始巫术盛行,人们都有敬畏神鬼的观念。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们对这种赋予了巫术的木偶,还是具有恐惧心理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皋陶逐渐完善监狱设施。后来夏朝建立,监狱成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之一。
后人根据“皋陶造狱,划地为牢”的历史,将皋陶神话为“狱神”,在监狱中供奉狱神来监管监狱系统。
皋陶死后,被安葬在六安市西郊。如今这里成为“中华皋陶文化园”,占地300亩,包括祭祀区(皋陶墓、皋陶祠)、中国司法博物馆、皋陶文化广场。皋陶的子孙,被夏王朝分封在大别山一带地区,建立了古六国(以安徽六安为中心)、古英国(以湖北黄冈英山县为中心)等邦国,今天六安市还有个别称叫作“皋城”。皋陶是中国众多姓氏的始祖,比如李、廖、秦、梁、徐、黄、江、费、赵、马。唐高祖李渊和唐玄宗李隆基都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
六安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可谓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走进六安大别山深处,可看到“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国家5A级景区——天堂寨,国家5A级景区——万佛湖,另外还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等风景名胜区。
111122222511.jpg
出处:
画地为牢,也有写作“划地为牢”。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释义:
牢:牢狱。相传上古时,使犯罪的人站在地上画的圈里,作为牢狱。后也比喻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活动。
关联地:六安市。
周边旅游推荐地:
中华皋陶文化园(六安皋陶墓)、金寨县天堂寨、红军广场、梅山水库、舒城县万佛湖、金安区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霍山县佛子岭水库等。
be161c491ed14d2484fc40fac3de4758.jpg
4e4bc9a23dcb4255b51dd4a5630f9cda.jpg
a54b9e80107b47fdbc515b9e612c34cd.jpg

发表于 2019-3-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很好,既说明了六安的由来,也说明了牢狱和刑法的来源。谢谢作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了噜,今天才知道这个成语和六安有关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19-3-29 1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六安有这么多年历史了{:5_781:}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楼主| 发表于 2019-3-2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峰车贷~刘杰 发表于 2019-3-29 15:45
卧槽,六安有这么多年历史了

小伙子学习的还很多
发表于 2019-3-29 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记 发表于 2019-3-29 16:04
小伙子学习的还很多

{:5_868:}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