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杂谈] 六安人有福了!官方版“滴滴打针”要来了!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2-1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点击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此前在多个城市出现的“网约护士”,引发社会多方关注。

2月12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到12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标准、规范、收费
“网约护士”曾面临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4亿,占总人口的17.3%。中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1.5亿,占老年人总数的65%,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4000万左右。失能、高龄、空巢老人的增多,使得很多带病生存的老年人对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激增。

基于这样的背景,最近两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通过手机预约护士上门的“网约护士”应运而生。通过提供“网约护士”服务的手机APP,患者在手机上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选择所需服务,即可等待护士接单。订单通过审核后,护士就可与患者预约时间,开展上门服务。
微信图片_20190216151759.jpg
网约护士,对消费者来说,省去了往返医院不便和排队候诊的时间。

“如果自己去医院家属陪着至少得半天时间,这个成本多高。而现在根本不出门,包括化验,护士上门抽血,第二天发下来打到你手机上了。”
微信图片_20190216151755.jpg
资料图:向雅诗 摄。 图文无关

然而,“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网约护士虽然方便,但也带来不少问题和隐患。上海的张女士是一家民营医院的护士,去年6月通过同行介绍,注册了“网约护士”账号,本想兼职增加收入,但是接到的第一份订单就让她打起“退堂鼓”:

“因为这个药是要在主治医师的监护下进行的。我就跟平台说,像这样高风险的单子你们不能接的,他们反馈说你讲你不能去就好了,你不能去我们派别人去。”
对于患者来说,则有另外一方面的担忧。

“最担忧的就是她的技术含量,第二是护士和客户之间的关系问题。”

此外“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怎么定也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平台收费标准主要包含护理服务费、交通费,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某“网约护士”平台负责人介绍:

“我们根据护士的服务,包括从服务对象家到她自己的住所的交通加上来回上门的时间,差不多要两三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我们希望每一单可以拿到一百块左右,这也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大数据算出来,加上我们自己平台的成本,然后定的价格。”

国家卫健委发布工作方案
规范四大问题
一方面是消费者的多样化健康需求,一方面是新业态的“任性生长”。“网约护士”如何健康发展,安全“履职”?12月12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微信图片_20190216151752.jpg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

“我们选取的这些试点省份主要是人口比较多,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在“互联网+”的环境,包括一些管理和政策比较成熟的地方,我们先开展试点。试点最关键的环节是两个安全的问题,一个是这些护士到老人家里去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她们本身的人身安全如何来保障;另外一个是医疗安全,她们到患者家里去提供医疗护理,比如输液,它是有危险。一旦发生了输液反应,患者的医疗安全如何保障。”

《方案》加快完善相关政策,特别针对此前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释疑”:

一、“网约护士”需具备什么条件?

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

二、“网约护士”服务对象是谁?

“互联网+护理服务”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三、“网约护士”怎么收费?

试点地区应当结合实际供给需求,发挥市场议价机制,参照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探索建立价格和相关支付保障机制。

四、患者权利怎么保障?

试点医疗机构可以自主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或者与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合作机制。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基本功能至少包括服务对象身份认证、病历资料采集存储、服务人员定位追踪、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服务行为全程留痕追溯、工作量统计分析等。不得买卖、泄露个人信息。
焦雅辉指出,解决特殊人群的医疗护理问题,“互联网+护理服务”只是一种探索和补充,提供的是政策范围内“有限”服务。
“我们在试点当中,护士不是以个人的身份提供服务,一定是要互联网企业跟医疗机构来合作,这样让护士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从医疗安全的角度,不是所有的服务到患者家里都可以开展,我们要探索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和范围。从技术层面,它仍然不是一个主要解决问题的手段,真正解决这些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还是要扩大服务的供给,包括“医养结合”的模式,还有专业机构以及专业人员,相应保障和筹资的政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医疗护理需求的措施。”
微信图片_20190216151746.jpg
资料图:范丽芳 摄。 图文无关
发表于 2019-2-1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德国
这个还有待商榷,我觉得
发表于 2019-2-16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美国
给不方便的人带来方便,赞!
发表于 2019-2-16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这就是医生下乡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