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 城市前线 六安杂谈 帖子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正能量] 10人,重磅评选结果揭晓!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1-7-3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奋斗的姿态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去年以来,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在全市联合开展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有关单位、学会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推选出许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参加“六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在全市科技界形成了学习典型,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活动经过前期
广泛发动、层层推荐、资格审核
专家评选、主办单位审议、公示公告等程序
共评选出了
10名首届六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一起来认识他们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虎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21.jpg

王虎,男,汉族,197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他为降低葡萄生产成本,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为实现共同富裕,带领葡萄种植户成立葡萄协会。他带领和影响了六安市葡萄产业的大发展,他带领村民、社员和当地农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奔小康目标。他的开拓精神鼓舞大家,村民、社员。当地农民都尊敬他,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对六安市、乃至安徽省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身为金安区优秀共产党员的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守护着那份初心,那份情怀,为了那份执着的追求,砥砺前行,创业将永远在路上,以期待带领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为奔小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李必琼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24.jpg

李必琼,女,1972年4月27日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马河村人,大学文化,畜牧师、农艺师,现任安徽裕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六安市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必琼从一名打工妹成长为一名年薪近百万的外企高管,从兴办十几家大小服装厂到流转农民土地开荒栽种近三万亩油茶园,每年创造1300多个务工就业岗位,通过产业扶贫、技术扶贫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带动帮扶了2300多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多名妇女就业和创业,脱贫增收。2013年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2015年获得安徽省优秀扶贫个人;2017年获得全国林业创新奖。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愿乡亲致富早。面对着满山的油茶林,她思考着,“乡亲们把一家老小生存的土地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和期盼,守不住青山绿水,又怎么能实现‘农民给我一片荒山,我还农民一座绿色银行’的创业承诺”,在荣誉面前,李必琼不忘初心,还农民绿色银行的“油茶梦”激励她继续前行。

李贤葆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26.png

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为舒城农业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农民科技扶贫作出积极努力。1986年主持“舒城小兰花”标准样研制,通过省级审定;1987-1988年与省农业厅和安徽农学院合作开展舒城小兰花机械化制作研究(省科技厅立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989年,创制部优全国名茶“白霜雾毫”和省级名茶“皖西早花”;1990-1991年主持国家能源项目-绿茶初制节能改造研制通过成果鉴定;1992-1995年参与农业部名优茶增产增值综合产销技术研制及推广;1985-2022年主持选育“舒茶早”,2002年通过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2004年主持研制了舒城小兰花省级地方标准(DB34/T451-2004,2017年修订为DB34/T451-2017);2003-2008年主持“山坡绿”、“特香早”无性系茶树新品种选育(安徽省2008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分别通过省级鉴定和国家鉴定;2009年主持注册“舒城小兰花”原产地地域保护证明商标;2014和2016年申报认定舒城小兰花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先后在《中国茶业》、《茶业通报》、《农学通报》、《茶世界》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茶叶论文20多篇。在茶树栽培、茶树良种选育推广、名优茶研制开发等茶叶科技推广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明生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29.jpg

杨明生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正高级知识分子,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和科技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耕耘30余年,党和国家给了他很高的荣誉。分别当选为安徽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感动和敬业奉献类“六安好人”,被评为首届“六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中国化学会“基础化学教育奖”,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29届和30届学科教育委员会委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特级教师,为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培养之情及教育之恩,杨明生在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工作中,以校为家,无私奉献,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诱,心存家乡教育情怀,甘心留守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基础教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发展奇迹,为振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扶贫攻坚中,主动担当作为,率先垂范,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作为教育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杨明生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参与 教育科研和科普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汪兴芳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38.jpg

汪兴芳同志1996年进入安徽应流集团工作,当时仅有中专学历的她成为一名普通操作工人。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得到领导的认可。一年后被调入应流集团技术部门成为一名技术员。一直以来,她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奋发进取。于2002-2005年在合肥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再深造。后续在应流集团亚美公司技术部工作,主要进行熔模精密铸造工艺研发。先后取得铸造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职称。她从事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研究工作20多年,经常加班加点,每天深入生产一线,跟踪并指导关键工序操作。因工作表现突出,于2009年集团委派她去北京向业内权威专家学习航空航天零件的铸造工艺技术。2010-2018年期间她共申报成功1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2019-2020申报5项发明专利,目前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中。

金俊成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41.jpg

金俊成,男,198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皖西学院教务处挂职副处长、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六安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科学技术界主席。工作十多年来,他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和本职工作,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为己任,志存高远,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恳奉献,锐意进取,争创一流,自觉履行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能教善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连续多次获得考核优秀,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同行的好评。金俊成同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等项目,累计发表论文50多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项,多项成果应用于企业,先后获得“全省模范教师”称号、安徽省“教坛新秀”称号、安徽省“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提名奖、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六安市政府特殊津贴等省市级以上荣誉15项,用扎实出色的工作业绩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弘扬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

柳士勇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54.png

柳士勇,男,1962年4月生,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果树专业。现任安徽奥林园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技术总监;兼任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校外)、全国猕猴桃产业联盟副主席、安徽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省水果协会副会长、省果树产业技术体系六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六安市园艺学会理事长、六安市水果产业协会会长等职务。柳士勇同志长期坚守水果技术和科普推广第一线,矢志务农三十载,选育、引进果树、园林品种1200多个,累计育苗2000多万株,带领团队扎根水果生产技术推广服务第一线,承包荒山荒岗,种植猕猴桃等水果基地3000多亩;举办果树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深入水果基地技术指导1000多次,足迹踏遍全国20多个省市。将毕生所学所识所得,倾心献给了水果事业。

饶建国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756.jpg

新年伊始,不断有武汉“新冠肺炎”消息传来,对于饶建国这样一位有多年传染病防治经验的临床一线医生来说,首先意识到“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加知道参与救治工作的危险性,但身为感染科医生和一名党员,饶建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在最前沿,在疫情来临时,跟每次突发疫情一样,饶建国义无反顾报名参加第一批进入到隔离病区参加临床一线工作。进驻到感染科隔离病区以后,他和同事们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天天泡在隔离病房,疑似排查、确诊收治、查房、采样、病例讨论、省市专家组会诊、抢救、汇总报表……作为一名党员和骨干医师,他做到了患者的安全和医护防护安全相统一,全面筛查尽早发现危重症患者,早期干预提前治疗,保证患者安全,指导年轻医师救治工作,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没有人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他主动请战。与病毒短兵相接,与死神并肩而行,他用专业和技术救死扶伤,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奇迹!

徐绍莲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800.jpg

徐绍莲,女,1971年12月出生,现任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28年。她来自于金寨大别山区,是地地道道的乡里人,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六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1992年被分配到当时的六安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即六安地区精神病医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从来没有间断对知识的渴求,1997年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安徽大学英语和蚌埠医学院护理双专科毕业证书,2003年护理本科毕业,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15年就读安徽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在职称晋升上也一步不落,2005年6月取得主管护师资格,2010年取得副主任护师资格,2015年获主任护师资格,为当时皖西地区唯一一名取得护理专业正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2011年受聘为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2017年被聘为“长江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导师;参与编写高校“精品教材”及“十三五”规划教材各一部;申报安徽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重点项目1项)2项。

梁惠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804.png

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梁惠同志率先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不畏险阻,勇当抗击“新冠”先锋,逆流而上,身先模范,彰显了最美“逆行者”勇者无畏的气魄。今年农历春节,疫情初始,本是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刻,梁惠同志觉察新冠肺炎可能将在全国流行,出自专业的警觉性,梁主任放弃休息,通过微信群、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带领大家学习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督导科室员工做好自我防护。并亲自奔赴医院,指导工作,最先制定住院患者预检分诊制度;最先将病区分出医护通道与患者通道,最早在病区设置隔离病房、发热病房;要求医护同仁对每位就诊患者及患者家属严格实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新冠疑似病例,及时邀请院内疫情防控专家组会诊。此外,梁惠同志在多家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开设"免费在线义诊"服务,线上针对患者咨询,免费详细答疑,并科普在疫病流行期间,如何做到自我和家人防护,以降低患者外出去线下医院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带领科内同事加强疫情防护管理,层层把关,尽最大所能降低住院患者,上班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风险。


同时本次活动还评选出
十名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
微信图片_20210703114807.gif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着
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开拓精神的内涵
诠释着“最美”群体为人民服务的最美风采
为科技工作者加油,点赞!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