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坛 城市前线 六安杂谈 帖子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闲聊杂谈] 生命奇迹!六安760克“巴掌宝宝”女婴迎来新生!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3-17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约是一把香蕉、十几个鸡蛋,或者是一瓶半易拉罐啤酒的重量。

   今天,小编要告诉你,这是六安市人民医院成功救治的一名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女婴刚生下来的体重,身形只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也是该院目前收治的体重最轻的早产儿。
     面对命悬一线的“巴掌大”女婴,她的父母亲不止一次问医生:“孩子能活下来吗?”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NICU)医护人员全力救治,77个日夜守护,终于让小宝宝迎来“新生”。

  姚女士没想到,宝宝会这么迫不及待地想来到这个世界。“产房一个27周+4天早产儿,需要协助分娩。”2019年12月16日23:37,一阵急催的电话铃声划破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宁静的夜。一个比成人手掌稍大一点的小婴儿,在NICU住院总李俊豪医生的精心呵护下转入病房,看到她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到了。

082125nzwowdloqtwo1lju.jpg

  “对于早产儿,医学界有公认标准:孕期28周为成功存活的最低限。而胎龄仅27周+4天,体重仅760克,医学上这样的宝贝称为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主任张传龙说,在生命面前,科室团队义无反顾,拼尽全力挽救孩子,不仅要救活,还要救好!“我们是六安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据介绍,中心于2018年收治一名895克的早产儿;2019年收治过一例810克患儿;760克女婴这是中心目前为止收治的体重最轻的早产儿。早产儿治疗及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患儿需要过许多关口,并且每个关口都相辅相承,一个关口过不来,满盘皆输。这就意味着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于科室的硬件、软件水平,医护之间的配合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2019年12月17日一早,张传龙查完房,立即组织科室医护骨干商讨患儿分阶段的诊疗方案,同时组成医护小组对患儿实施特殊护理。

082125bybbes7ul4yjzc5g.jpg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功能暖箱——这一暖箱界的“宝马”,就成了患儿赖以生存的“家”。

  胎龄越小就越不成熟,患儿的心、脑、肺等各个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救治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入院时,监护病房安排了专人对患儿进行24小时照护。患儿“险情”不断,出现呼吸暂停,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重度贫血、氧饱不稳。为控制病情,主管医生、副主任医师谢晓曼几乎日夜守护在患儿的身边。新生儿医疗团队想尽办法,及时使用LISA技术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双水平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因呼吸暂停,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
  患儿胃肠功能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无法自主喝奶。为了帮助宝宝度过“营养关”,医生护士通过脐静脉置管技术,为其建立“生命通道”,也为后续的救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采取口腔运动干预加重力喂养方式,奶量必须精准控制,早期采取每6小时喂一次,每次1毫升!不能过量,否则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甚至穿孔、坏死的可能。”谢晓曼说,6小时一次、4小时一次、2小时一次,随着病情好转,患儿的奶量一天天逐渐增加,从最开始每次1毫升、2毫升、3毫升到15毫升,并添加母乳强化剂增加能量,一个半月后,能宝宝自己能大口地吸奶,每天奶量达200毫升左右。


082125gk2v2idyczi5aqqc.jpg

  虽然在温箱里培育了两个多月,宝宝的皮肤无一丝损伤。“每天洗完澡后,小宝宝还会享受到了一项特别护理。给她放轻音乐、抚触,这些方法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儿科三病区护士长许琼介绍说。
  “胎儿的各项机能均未发育完全,抵抗力几乎为零,任何一次洗手不到位、任何一次气道的不通畅,都会给患儿带来致命伤害。”张传龙表示,他们制定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尽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

  为避免感染,每一位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每一项操作都严格执行无菌化。1月3日,治疗20天后,患儿呼吸机终于撤机了。“成功撤下无创呼吸机后,小家伙呼吸很顺畅,活力增强。”主管医生谢晓曼说,在场的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能自己呼吸新鲜空气了。“在撤下呼吸机后,其治疗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张传龙介绍,这离不开科室团队的精细化管理,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纰漏,都足以夺走这个幼小的生命。77天,医护团队不分昼夜守护着她,不论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患儿病情不平稳,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守在患儿身边,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这名“巴掌宝宝”一天天好转,奇迹般闯过“呼吸关”“感染关”“营养关”等各个关口,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医生对患儿进行各项身体检查,颅脑B超、耳声反射、心脏彩超、视网膜病筛查均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孩子营养发育、反应都很好。


082124fliv62mjyp123w4f.jpg

  3月3日,出院时,小家伙体重由出生时760克增加至2165克。第一次抚摸到自己的孩子后,姚女士夫妇感慨万千:“生命真的很神奇,我们原本以为会失去宝宝了,没想到她现在能这么健康地对我们笑,真是非常感谢医生、护士救了我们的孩子。多么不容易,一关一关地闯过来了”。


082125xho6ok6jpqd33kq8.jpg

近日,宝宝的父母带着锦旗来到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三病区,向日夜悉心照料宝宝的医护人员致谢,“感谢人民医院这样一群专业细心的医护专家团队,他们用精湛的技术、拳拳爱心让我的孩子迎来了美好的‘新生’。”


“巴掌宝宝”虽轻,

但生命从不用轻重区分!

为创造生命奇迹的医护人员点赞!




发表于 2020-3-17 1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赞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于 2020-3-1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宝健康就好!
发表于 2020-3-1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使们辛苦了
发表于 2020-3-18 1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油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