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买房子
找装修
看汽车
结婚啦
寻美食
带孩子
出去浪
养身体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前线
›
六安杂谈
›
帖子
返回列表
[百姓关注]
六安这种商品必须下架!国家下了铁命令!扩散给更多人!
[复制链接]
桃花归
桃花归
当前离线
积分
9956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1-1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周内遭三连杀!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
三天后,国家烟草专卖局专项部署电子烟监管,并约谈主要电商平台。11月7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再发通知,明确地方控烟立法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
短短一周,政策层层加码,电子烟迎来迄今最密集一波监管。
下一步,国家烟草专卖局等部门将加强对通过互联网推广和销售电子烟行为的监测、劝阻和制止,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不用戒烟,也能吸烟”“严禁吸烟,电子烟除外”“不为时尚,只为健康”
在铺天盖地广告的影响下,在健康噱头的引诱下,也在周围人的怂恿带动下,“电子烟民”的数量与日俱增。
电子烟真的无害?
韩国发现首例电子烟病例
继美国近日发生消费者使用液态电子烟患上肺病甚至死亡的病例后,韩国日前也出现了疑似液态电子烟导致肺病的病例。
10月14日,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接到首例疑似使用液态电子烟而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的病例。该患者最近6个月持续使用了液态电子烟。目前经过治疗该患者病情已有好转。
美国电子烟相关肺病病例近1500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49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已报告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确诊和可能肺病病例达1479例,至少33人死亡,其中病例达半数患者需要重症监护。
数据显示,有849名患者知晓自己使用的电子烟烟液的物质成分,其中大约78%的人吸了含有大麻类物质四氢大麻酚(THC)的烟液。并且患有这种肺病的患者更容易患流感和其他肺部疾病。
电子烟的危害,并不比香烟少!
吸引大量烟民改吸电子烟的原因,是有人认为与传统卷烟相比,电子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大为减少。
其实,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烟中,许多依旧含有不同程度的尼古丁,有些电子烟甚至含量超过传统卷烟的水平的3倍!
有实验人员采集电子烟燃烧烟雾样品,通过质谱图确定,测试的4种烟液甲醛含量在2.3mg-14.9mg之间,相比我国居室内允许的最高浓度(0.08mg/m3)超数10倍甚至上百倍,并且被动接触电子二手烟雾,其中的某些重金属(镍和铬)甚至还高于普通香烟,可能会危及健康。
1、损害免疫系统
通过对比电子香烟使用者、传统香烟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鼻子里的免疫细胞,发现吸电子烟会使人鼻子中358个免疫基因受到抑制,而普通烟民有 53 种免疫基因受到了抑制。
2、引发心血管疾病
电子烟烟雾气溶胶还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说明电子烟在增加心血管系统风险并引发心脏病发作方面,不比传统香烟危害小。
3、导致多种癌症
电池加热烟液产生的气溶胶中,还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醛,包括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这会导致肺癌在内的等多种癌症。
4、引发致命肺病
另一项实验发现,电子烟容易带来另一个致命风险——闭塞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罕见、致命且不可逆的阻塞性肺病,会使人的肺逐渐走向衰竭。
5、含有细菌毒素
2019年4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分析了美国主流的75款电子烟后发现,近1/4的样本含有与大肠杆菌和衣原体相关的细菌毒素,近80%存在真菌毒素,这都可能导致哮喘、肺部衰竭等疾病。该研究于《环境与健康展望》中在线发表。
烟草让全世界付出了很多健康的代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有700万人因它失去生命。
为了自己的健康,远离烟草!远离电子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8-2015
六安城市网
(https://www.0564ab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0564ABC
技术支持:
天辰文化传媒
皖ICP备15014094号-2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233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333332 邮箱:luolei3000@qq.com
营业执照
人力资源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