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买房子
找装修
看汽车
结婚啦
寻美食
带孩子
出去浪
养身体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前线
›
六安杂谈
›
帖子
返回列表
[闲聊杂谈]
电动车飞线充电易发火灾,小区内安装“共享充电桩”成趋势!
[复制链接]
入骨三分
入骨三分
当前离线
积分
700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1-1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电动车节能环保又方便快捷,是不少市民的出行工具。但因为之前的老小区大都没有规划设置电动车充电区域,导致飞线充电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也引发了多起火灾,如何安全便捷地为电动车充电成了许多车主们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多个老小区正在陆续安装 “共享充电桩”, 居民只需投币或刷卡支付就可以为电动车充电,咱们一起去看看。
佛子岭路旁的锦绣华府小区,于2008年交付使用,如何给电动车充电一直是小区居民的“心头病”。从去年开始,小区物业设置了共享电动车充电桩,解决了居民们电动车充电的问题。
小区业主:我家住在四楼,媳妇以前经常在家充电将充电线扔下去,又要来回收,很不安全也很不方便。现如今,我家边上就有一个充电桩,几乎每天晚上他们都在那充,很方便的。
小区业主:原来都是从楼上拉线下来的,现在都在下面充,反正不贵,安全又方便。
在现场,一辆辆电动车整齐地排列在充电桩前充电。小区物业介绍,电动车充电的价格依据时间而定,一元钱5个小时,既经济实惠,又消除了安全隐患。
锦绣华府小区物业负责人孙传锋:电瓶车充电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以前很多业主都是私拉电线,从楼上窗户往下拉,多层有五楼六楼往下拉的,高层十几层往下拉的,而且这个隐患是特别大,曾经小区还失火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考虑到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的实际困难问题,2019年7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要求个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
锦绣华府小区物业负责人孙传锋:我们就在路边合适的位置装充电桩, 总共是安装了60组,每组十个插头,可以同时容纳600辆电动车充电,应该讲可以满足90%以上。
随后,来到刚刚投入使用的和顺沁园春小区,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居民们对居住环境很满意,可却因为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居民们和物业闹得不太愉快。小区居民介绍,因为小区安装的电动车充电设施有限,物业铲除了两处绿化,用来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损坏了他们的利益。
小区居民:我们不同意,买房的时候讲这里环境怎样怎样好。
和顺沁园春小区物业负责人:我们当时也是经过大部分业主要求,也经过望城岗街道和南屏苑社区来看的,选的在31号楼东西各建一处充电桩, 我们损坏绿化二十几个平方,能增加充电桩36个,解决大部分业主充电问题,我们当时是这样考虑的。
小区物业还说,他们已经根据业主的要求,保留一处地方安装充电设施,另一处恢复绿化。
新建小区规划中必须预留充电桩位置
如今小区居民对电动车充电桩的需求显而易见,那么现在建设中的小区,有没有规定要求预留电动车充电桩的位置呢?一起来了解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称,在土地出让规划中,明确要求自2019年10月15日起,小区停车位需全部预留充电桩安装位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用地管理科科长黄婧:在土地出让的时候在挂牌条件当中也会对非机动车停车位充电桩有一个配比的要求,就是要达到非机动车停车位百分之二十。小区整个验收中,有相关部门进行综合验收。
黄婧还介绍,除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外,机动车停车位也应预留不少于停车的10%的充电桩位置,目的在于为车辆充电提供方便,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用地管理科科长黄婧:很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有这种安全隐患,乱拉电线,引起了一些消防上的问题,一些火灾对小区住户人身安全产生了一些影响,我们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前期规划条件当中纳入了进来。
如今,正在建设的小区要求预留充电桩位置,而之前小区由于没有考虑安装充电桩或数量不够,只能后期安装,希望物业在选择安装地点的时候,尽量不要影响到业主的居住环境,业主也需要支持物业的工作,毕竟是为了你们安全考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8-2015
六安城市网
(https://www.0564ab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0564ABC
技术支持:
天辰文化传媒
皖ICP备15014094号-2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233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333332 邮箱:luolei3000@qq.com
营业执照
人力资源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