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买房子
找装修
看汽车
结婚啦
寻美食
带孩子
出去浪
养身体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前线
›
六安杂谈
›
帖子
返回列表
茶叶消费呈上升趋势 但消费场所却停留在上个世纪
[复制链接]
蜡笔小奎~
蜡笔小奎~
当前离线
积分
134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5-20 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绿茶、白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曾几何时,喝茶只是中老年人的一种消费习惯,年轻人偏爱的则是碳酸饮料、咖啡等时尚饮料,但这种习惯正在被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加入了这一消费潮流。
近日,笔者走访六安多家茶馆发现,进店品茶、购茶的以年轻人居多。在天堂寨路的一家茶馆内,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正在细细品茶,“我最喜欢红茶,它对抗氧化延缓衰老有很好的作用。”王女士在银行上班,晚上经常需要开会,回到家她最喜欢泡上一杯浓茶,配上几块饼干。她告诉记者:“平时我都在这买茶,一打开袋子就有浓浓的香气,杯子里透着鲜亮的汤色,透过茶包看见美丽的叶子舒展开,一天的疲惫一扫而过。”
喝茶带给年轻人的,除了忙里偷闲的惬意,还有味觉和嗅觉的醇香体验以及作用于身体的健康功效。今年35岁的刘先生称,茶是天然饮品,比一般饮料更有利于健康,他以前喜欢喝酒,但随着“酒驾”查处越来越严格,他在朋友的影响下喜欢上喝茶,慢慢也“上瘾”了。
刘先生是一名80后的年轻创业者,从小深受父亲影响,略懂茶艺。每次有商务接待,他都带客人喝茶。“理想中的茶馆有着优雅安静的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令人感到格外轻松。”刘先生认为,边喝茶边洽谈商务,相比喝酒吃饭的接待方式,会更舒适一些。“但是在六安,这样的场所却少之又少,只能勉强带着客户去自己的办公场所,仓促间泡上一壶六安瓜片。茶是好茶,但地方倒显得勉强了点。”说到这里,刘先生微微摇头一笑置之。
其实不止于六安,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严重缺乏专门的茶文化展示和品鉴场所。和刘先生一样困惑的是,外地茶商来到六安参观交流根本没有沟通洽谈的专业平台。而六安地区初具规模的茶叶市场如六安光彩茶叶市场和民惠路茶叶市场仅为传统意义上的茶叶批零场所,无法满足皖西地区独有的茶文化传播和日益增长的“以茶会友”为主题的休闲娱乐场所的开展,茶叶消费趋势是上升了,但是消费场所却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六安大观街依此背景应运而生,大观街是六安金太阳置业有限公司继成功打造六安金太阳国际汽车城后的又一巅峰力作,项目总规划用地近500亩,其中一期用地60亩,建筑面积约5万方已经建成,大观街以楚风汉韵复古风格为建筑特色以创新手段积聚再现老六安文化精髓,以淠河干渠生态景观带为依托,以新型人文产业模式为基础,以构建六安的城市封面为宗旨,将其打造成集茶文化、旅游观光、茶餐厅、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皖西首席楚风汉韵特色茶文化街区!项目东依杭淠干渠,南临茶文化公园,在不破坏周边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将稀缺的生态景观带与项目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沿河景观带宛如精美画卷将千年皋城与楚风汉韵娓娓道来。六安大观街传承老六安的民居特点,以楚汉风格建筑为特色,高低错落、巧妙融合黑、白、灰为主色调,以显古朴、典雅之姿。再现老六安“九拐十八巷”的参差布局,以传统院落和现代建筑群落构建成多个功能区,以主街、内街、外街交织成复合商业界面网络,结合历史再现的景观手法营造了滨水公共景观和体验型活动场所。皖西茶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明代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就如此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大观街得天时、据地利、秉人和,必将打造成皖西首席特色茶文化街区,续写六安独有的茶乡文化和传统民俗。
为弘扬六安传统民俗和特色茶文化,扩大六安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协力打造“皖西首席楚风汉韵特色茶文化街”。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文化自信为动力,稳步提升地方品牌,积极扩大市场占有量,努力增加文化底蕴,逐步加大文化分量,培育六安茶叶市场知名企业,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推广生产加工标准化、运营管理专业化、形象包装国际化,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发展茶经济,促进茶文化,壮大茶产业。未来,大观街期待与广大知名茶企携手共创六安茶文化特色街区,推进六安地区的茶文化产业往品质化、精品化、统一化的目标共同发展。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8-2015
六安城市网
(https://www.0564abc.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0564ABC
技术支持:
天辰文化传媒
皖ICP备15014094号-2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233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4-3333332 邮箱:luolei3000@qq.com
营业执照
人力资源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