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注]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全市工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5-20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787eb23b797b33da07425681a5c5b92.png


f1a4124f25bacabd16c86ec7e0e88b8.png


7dd9ba3e627e71f323814a71d661cb7.png


  川流不息的物流车辆,忙碌不停的工人,高速运转的企业……连日来,走进全市各地工业园区,到处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跳动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园区转型发展、绿色振兴的劲风热潮。今年以来,全市各地通过招大引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盘活“僵尸企业”等方式,一大批企业通过联姻嫁接、升级改造、拓展产业链,存量资产得到最大优化,迸发出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速度。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将通过技术革新推进企业发展,不断加大研发团队建设,确保我们的产品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美观,为六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位于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安徽首玻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国迎,说起企业今年发展情况时,激情四溢、信心满满,预计该公司全年产值要超2500万元以上。余国迎说,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奋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制造强市建设为中心、着力构建“3610”产业新体系,以突破民营经济发展障碍为主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振兴战略,重点实施工业转型发展“十大行动”,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稳步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全年目标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8位,较1-2月提升2个位次。其中,3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7位。一季度,完成工业税收17.45亿元,增长24.73%,其中,制造业累计完成税收12.9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季度,全市主要行业和重点产品增速稳定。34个行业大类中,3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8.2%,较上年同期扩大24.6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占比7.9%的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41.6%;占比达6.4%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增长17%;占比6.2%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0.8%;占比3.2%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7.8%。纳入重点统计的30种工业品,21种产量保持增长,占比达70%。其中: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43.3倍、电子元件产量同比增长19.1倍、钢结构产量同比增长1.7倍、家具同比增长1.3倍、夹层玻璃同比增长1.1倍、铁矿石同比增长30%。
      近年来,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奏响加速工业跨越发展的最强音,工业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全市工业经济进入了总量、质量全面提质、提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季度全市骨干企业运行良好,纳入重点调度的24户龙头企业一季度累计完成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27.7%,高于全市工业产值增速1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长5.4个百分点。合六叶工业走廊383户沿线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8.3%。
      近年来,工业经济已成为我市加快发展的主力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全市民营经济大体上创造了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推动绿色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幸福六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季度,随着减税降费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各项减税政策逐步兑现,一季度共兑现各项税收优惠7.07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减免1.29亿元。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2.1%,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累计下降1.9%,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1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扩大。1-2月,全市913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利润总额9.6亿元,同比增长138.8%,增幅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5.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9亿元,同比增长0.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
      “我们将聚焦目标任务抓落实,聚焦运行监测抓调度,在全市营造重工强工的浓厚发展氛围,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据市经信局局长王友年介绍,我市将进一步聚焦营商环境抓服务,更加注重发挥政策集成叠加效应,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真正帮助企业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优化六安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不断为企业降成本“添力加码”。加快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建设,集聚服务资源,为企业开展精准诊断和管理咨询,提供智力支撑,形成广覆盖、有特色、服务优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近期,我市还将出台《六安市规模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优选并分类发布企业排行榜,激励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谋发展、争先进。

​​​​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