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杂谈] [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三)一碑守公田,勿忘红军好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0-3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文物和档案故事网上征集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年网、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主办,抖音、快手、梨视频、秒拍、西瓜视频协办。自活动开展以来,一部部动人暖心的短视频作品带动了全国网友共同寻找、讲述身边档案文物故事的正能量热潮,共吸引了全国200余家组织机构报送作品,并征集到网友投稿近5万部,作品总播放量突破7亿次。

本文特精选活动征集到的优秀短视频作品进行展播。

79.png 80.png 81.png 82.png 83.png

1930年春——1935年夏,根据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皖西的党和苏维埃政府开创性地制定了颇有特色的土地政纲实施细则,领导根据地的广大人民进行土地再分配,一场彻底砸烂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红色革命风暴“土地革命运动”迅猛席卷整个皖西大地。

在此过程中,各村乡都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当做公田,其收入用于安置本地、外地留置的红军伤病员、因残退休的红军战士、优抚贫苦的红军家属、慰问过往本乡的红军部队等。耕种此地的农民不需再交粮食,负担减轻了不少,因此,公田政策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当时,霍山县各乡均保留一块儿上等好田作为公田,并竖碑刻文作为标志和纪念。
发表于 2019-10-3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这才是红色文化
发表于 2019-10-3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看完很有感觉
发表于 2019-10-3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果然还是红军文化深入人心啊!
发表于 2019-10-3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姥姥那个年代的事情了
发表于 2019-10-3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5_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3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