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退休法官变身人民调解员……
在三里桥街道有这么一位退休老干部,头发花白但内心炙热,他凭借着多年来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有关法律专业知识,热情参与居住地社区和三里桥街道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
从2017年至今,他帮助三里桥司法所处理辖区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200余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00余人次。他是三里桥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洪尔贵。
洪尔贵在退休前任职金安区法院,“退而不休”的他是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更是凭借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将“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方式灵活运用,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家住在公租房的黄奶奶听说现在有人民调解员已经帮邻居们成功调解不少纠纷,便找到调委会请求帮助,她说:“自己好不容易把7个孩子拉扯成人,现在应该到安享晚年的时候了,但谁想几个孩子却为了我的养老问题互相推诿,大儿子没有赡养能力、其他几个儿女也不想赡养,达成不了统一意见,吵得不可开交。”
经过洪尔贵同志多次实地走访与7个儿女面对面了解情况后,找准问题矛点,采取“单个调解、各个击破”的方式,向几个儿女普及有关赡养的法律知识,通过情理交融的沟通、调解进行释法说理后,终于达成统一意见,拟定了赡养协议,成功为这名8旬老人落实了老有所养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区人口密集,“陌生人社会”导致邻里之间关系不够紧密,经常遇到点“小事”就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
功成铭居小区居民因为楼上在阳台浇花的水渗漏导致楼下门窗上有难闻气味,给楼下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几年来双方争吵多次,矛盾不断激化,街道社区、物业公司进行了多次协调,均未得到很好处理方式,吵得时间长了两家都“憋”着一口气,都不愿意好好坐下来解决问题。
洪尔贵了解到这个情况,主动同调委会联系参与调解,洪老是有“法子”的人,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双方能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尤其楼上居民年纪比较大,儿女不在身边,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遇事应该多沟通交流、友好相处,同时,洪尔贵就《民法典》有关邻里关系、高空抛物等知识进行了普法教育,楼上业主终于同意把一楼门口正上方的花移到侧边并进行加固处理,成功化解多年邻里纠纷。
人民调解员不是一个“好干的活”,有时候情况复杂、时间紧急,有时候一天三五个案件,纠纷类型涉及邻里纠纷、损害纠纷、财产纠纷、物业纠纷等不同类型,洪尔贵化解每一个矛盾纠纷的身影充分体现了一位退休老党员为民排忧解难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
为方便有需求的当事人尽快得到调解,洪尔贵更是坚持每日到街道司法所调解室值班,特殊情况也是随叫随到,电话从不静音,认真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保持初心使命。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虽然已经年近七旬,他仍坚持阅读法律书籍,并通过看视频、听广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调解技巧,不断提升自我。
“作为老党员,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构建和谐邻里出力。”洪尔贵说道。
页:
[1]